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星座大全 >
田姓(田姓明星)
2023-12-23星座大全 0人已围观
简介 田姓的起源是什么?田姓祖先是谁
1、源于妫姓田姓出自妫姓,为妫满之后。据《史记·田完世家》及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等资料所载,齐桓公封妫完...
田姓的起源是什么?田姓祖先是谁
1、源于妫姓
田姓出自妫姓,为妫满之后。据《史记·田完世家》及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等资料所载,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,其后子孙以地为氏,称田姓。
2、源于官位
1)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田仆,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,与田地农耕无关,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。是负责建造和管理田路的大夫,下属有上士十二人,史一人,丞相一人,徒若干,是很重要的官职,隶属于夏官府司管辖。在田仆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田仆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。
2)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田正,亦称田畯、稷、田官,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,就是专职管理农耕田地的官吏,不涉及其它,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,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,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。最高长官称田正,亦称稷,由王族贵胄担当,下属按九州各分派有田官,每一田官下还设有中士二人,史一人,丞一人,徒四人,统一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。天官府司,就是召公管辖的官衙。后世历朝历代所称的“社稷”,就是由此而来。 后来,在东周时期各诸侯大国亦仿设有类似的官职,但皆称为“大司田”。 在田正、田畯、稷、田官、大司田等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田正氏、田畯氏、田稷氏、田官氏等等,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。
3、源于地名
1)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许田,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,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、朝拜周王之时,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。在两周时期的各朝代,许田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,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,但总体在靠近泰山的今山东曲阜、泰安一带,历代皆有专门的官吏、仆役们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。“许田”之称一直沿用到两晋之际。在许田之管理吏员、仆役中,有以其职责所在为姓氏者,称许田氏,其后裔子孙后引衍为单姓田氏、许氏等。
2)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桑田,是西周时期虢国之邑,因盛产桑蚕和丝纺织业发达而著称,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北部地区。周武王灭商后,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其封为虢国国君,虢仲封东虢(今河南荥阳汜水镇),虢叔封西虢(今陕西宝鸡),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。西周晚期宣王初年,西虢东迁,形成所谓南、北二虢。虢国灭亡后,其地尽归强晋版图。原居于桑田之故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桑田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、桑氏。
3、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周简王姬夷二年(公元前584年)农历4月,晋景公姬孺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(今山西侯马西北城)。在晋都新田的住民中,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新田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。
4、源于芈姓
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田公它成,是楚平王熊弃疾(公元前528~前516年在位)的支庶孙,其后裔子孙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,称田公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,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
5、源于黄姓
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黄子澄,因废削诸藩之权,而引起了靖难之祸,京师不久便被各诸侯攻破,黄子澄被俘获,不屈而死,他的儿子为避祸而改名换姓为田终。后子孙也以田为姓,称田氏,多在北京附近。又据史籍《明史》记载,明初有辅佐惠帝之黄子澄,因上削藩之策而激怒诸侯,被杀。其子黄子经为避祸改为田终,迁居今湖北省咸宁一带,后世子孙也以田为姓。
6、少数民族
1)源于匈奴族,出自汉朝时期并州匈奴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2)源于蒙古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蒙古族塔日阿沁氏,汉义就是“农夫”,因此冠汉姓为田氏。
3)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4)源于白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白族田氏,祖先原为汉族,原籍陕西,明朝时期随沐国公入驻贵州东南地区,在长期的军垦过程中融入白族,清朝时期世为贵州思南府、湖南凤凰五寨军民长官司土司。
5)北宋西夏国党项族有田姓。
6)北宋金国女真族阿不哈氏族集体改为汉姓田。
7)出自其他少数民族。今苗、瑶、彝、土家、回、蒙、藏、满、朝鲜族等有此姓。
田姓的来源和历史是怎么样的?
田姓的来源和历史如下:
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许田,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,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、朝拜周王之时,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。
在两周时期的各朝代,许田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,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,但总体在靠近泰山的今山东曲阜、泰安一带,历代皆有专门的官吏、仆役们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。“许田”之称一直沿用到两晋之际。在许田之管理吏员、仆役中,有以其职责所在为姓氏者,称许田氏,其后裔子孙后引衍为单姓田氏、许氏等。
田姓的迁徙分布:
公元前三九一年,田完之八世孙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,自立为君,史称田和代齐。可见田姓是以齐国首都山东临淄为发祥地,从这一时期活跃于政坛的田姓人来分析,田姓在先秦时期已分布于今山西、河南、北京、湖北等地。
传到田和重孙时,齐国为秦所灭,齐王田建被迁于共(今河南辉县),其他田姓开始向西、北之地逃难。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,田姓家族闻风而动,有八人裂地称王,煊赫一时,但不久均纷纷跨台。
汉初,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,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,诸田亦在强迁之列,后发展成为京兆一带望族,后来,田姓各族又迁徙至北平(今河北满城北)。
田姓有多少人口_田姓取名及起源分布
田姓有多少人口
田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六位姓氏,在川黔、冀豫鲁地区特别有影响。当今田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.41%, 总人口大约在近520万 。
外族基因的融入:
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。我国的田姓同其他姓氏一样,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,田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,互有基因的流动。田姓中融人外族血缘的事件主要发生在西汉以后,最重要有:西汉时武陵地区的南蛮大族田氏,不断由湖南向河北、河南迁移,当时南朝和北朝竞相招田氏大族出任太守、刺史,以对抗邻敌,南蛮田氏很快汉化为中原和华南地区的汉族;并州田氏,源出匈奴族,后逐渐成为山西地区著名大族;北宋西夏国党项也有田姓,是西北陕甘宁地区田氏的先驱;北宋金国女真族阿不哈氏族集体改为汉姓田;清朝时辽宁满洲人有田姓,以及满洲八旗罕楚哈氏、田佳氏等氏族集体改姓田,这些族人后来多数成为东北地区的田姓汉族。
历史上田姓的分布和迁移:
先秦时期,田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北等北方地区。秦汉两晋时,田姓已经播迁到西北地区、四川、两湖地区。唐宋时期,江南各地都有田氏的足迹。清初田姓进入台湾。
宋朝时期,田姓大约有57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74%,排在第二十七位。田姓第一大省是湖南,约占全国田姓总人口的16%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、河北、山东,这三省田姓大约占全国田姓总人口的39%,其次分布于河南、陕西、四川、广西、广东,这五省的田姓又集中了42%。全国形成了南方湘川粤桂、北部冀鲁、西北秦陇三大块田姓聚集地。
明朝时期,田姓大约有32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35%,为明朝第六十七大姓。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%,田姓人口增长是负值。面对战乱和屠杀,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,田姓是北方地区的姓氏,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、山东、河北,这三省田姓大约占田姓总人口的40%,其次分布于贵州、河南、甘肃、湖南、四川、浙江,这六省的田姓又集中了36%。山西为田姓第一大省,占田姓总人口的15%。宋元明期间600余年,田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,其人口主要向西北、东部地区迁移。全国田姓入口的重心由南向北漂移,这是与其他姓氏的主要区别,晋、冀、鲁是田姓的密集地区。
田姓的传统文化:
郡望和堂号 田姓的郡望主要有北平、雁门等。田姓的堂号除与郡望同名外,还有贫骄堂号。贫骄堂号典出战国时魏文侯的老师田子方。一次田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,太子急忙下车拜见,田子方不还礼。太子问: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呢?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?田子方回答:只有贫贱的人才能骄傲!因为诸侯骄傲,就要失去他的国!大夫骄傲,就要失去他的家!而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,说话当官的也不听,他就到别的去了,像丢掉破鞋子一样。所以富贵的人怎么能和贫贱的人一样呢!
楹联 重要的田姓楹联有以下五副:
孟尝好士;穰苴知兵。
封安平君;号车丞相。
挽歌蒿里;荫茂荆庭。
辛妾尝尺牍;田母曾梦伏波。
遥睽五百英雄岛;犹是三千食客家。
家训格言 北宋司马光的《家范》中十分强调母亲是家教的主力,他提醒慈母败子的历史教训,为母如只知一味地溺爱子女,而不加教育,将会使子女陷入不肖,成为无恶不作之人,甚至可能犯法,招来杀身之祸。此非他人败之也,母败之也。在他的《家范》中辑录了齐相田稷母不受子献金的故事:田稷任齐宣王之相三年后回乡,下属送他金百镒,田稷把黄金带回家献给了母亲。当田母知道黄金的来历后,立刻不快地说:做人应当注意自身修养,做到品行高洁。为人要诚实不欺,不做不义之事,不取不义之财。如果你要孝敬长辈,应该尽心诚实地办事,否则就是不孝!不孝之子,不是我儿!不义之财,不是我应该拿的!你如真要表现你的孝顺,就把这些金子拿走!田稷听了母亲一席话,十分惭愧,遂将金子全部退还了下属,并主动请了罪。齐宣王之道了事情的经过,十分赞赏田母的品行,褒奖了田母。
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:
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入了田姓历代名人203名,占总名人数的0.45%,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十一位;田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.22%,排在并列第九十一位;田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.25%,排在第七十六位;田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.25%,排在并列第八十位。
历史上主要的田氏名人有:战国齐国将军田忌,哲学家田骈,魏国大夫田子方,燕国侠士田光,齐相田婴,孟尝君田文;西汉丞相田千秋、田蚡,今文易学开创者田何;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承嗣、田悦;明朝文学家田汝成;清朝大臣田文镜,康熙进士、户部侍郎田雯;民国远东和中国的第一位枢机主教田耕莘,河北梆子演员田际云;当代戏剧作家兼诗人田汉,地质学家田奇镌。
田姓血型:
田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:O型占33%,A型占28.7%,B型占29.2%,AB型占9.1%。
田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是什么?
田姓出自妫姓,为妫满之后,据《史记田完世家》及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等资料所载,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,其后子孙以地为氏,称田姓。
田姓名人是田单,临淄今属山东淄博人,战国名将,乐毅伐齐,齐国岌岌可危,只存二城,田单用火牛阵大败乐毅而复国。
田姓人口分布
宋朝时期,田姓大约有57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74%,排在第二十七位。田姓的第一大省是湖南,约占全国田姓总人口的16%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、河北、山东,这三省田姓大约占全国田姓总人口的39%。
明朝时期,田姓大约有32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35%,为明朝第六十七大姓。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%,田姓人口增长是负值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、山东、河北,这三省田姓大约占田姓总人口的40%。
当代田姓的人口已近520万,为全国第四十六位大姓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41%,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田姓人口由32万增到520万,增长了16倍多,田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,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田姓人口呈v形的态势。
田姓的由来
田姓的由来:1、源于妫姓;2、源于官位;3、源于地名;4、源于芈姓;5、源于少数民族。源于妫姓:《史记》记载: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,其后子孙以地为氏,称田姓。源于官位:源自我国西周时期的官吏田仆,其以官职称谓作为姓氏。源自我国西周时期的官吏田正,其以官职称谓作为姓氏。
源于地名:1、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;2、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;3、出自春秋晋国都城新田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源于芈姓: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。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田公它成是楚平王的支庶孙,其后裔子孙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,称田公氏,后简化为田氏。
源于黄姓: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黄子澄,因提倡削藩,引发靖难之变,藩王攻破京城,黄子澄被俘虏,其后裔子孙改为田姓避难。源于少数民族:1、源于匈奴族;2、源于蒙古族;3、源于满族;4、源于白族;5、北宋西夏国党项族有田姓;6、北宋金国女真族阿不哈氏族集体改为汉姓田。
得姓始祖
田姓的得姓始祖是田完。田姓最初的发祥地是山东临淄,田姓族人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分布于山西、河南、北京、湖北等地。秦末时期,群雄揭竿而起,田姓族人有八人称王,但最终以失败告终。三国两晋时期,田姓族人大举南迁,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。
相关文章
热门星座知识

推荐星座知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