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星座大全 >

五月十五是什么日子(五月十五是什么日子阴历)

2023-11-16星座大全 0人已围观

简介 农历五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农历五月十五为: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(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),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...

农历五月十五是什么日子

农历五月十五为: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

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(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),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(经济和财政)的建议,通过了49/115号决议,从 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“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”,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,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。

节日内容:

为了更好地协同国际间的防治荒漠化的行动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继内罗毕会议之后,于1978年成立了防荒漠化行动中心,旨在帮助有关国家制定防荒漠化计划,评估全球范围的荒漠化状况,开展专业培训。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国际会议的筹备阶段,荒漠化问题重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。在这期间,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认为,与工业化国家关心的森林公约相比,荒漠化问题受到了冷落。经过努力,各方终于达成共识,认为应该制定一项荒漠化国际公约。

2018年6月17日,是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停止破坏,修复绿色,人人尽力,“点石成绿”。

中国向荒漠化“宣战”近40年来,开展三北防护林建设、风沙源治理、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行动。对生活在乌兰布和沙漠、塞罕坝、右玉、策勒这些地方的“绿色卫士”来说,几十年如一日,每天都是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。现在,我们每年从荒漠和沙漠中救活4000多平方公里土地。

农历五月十五是什么节日?

农历五月十五为“大端阳”

扩展资料

端午节由来与传说

据《史记》“屈原贾生列传”记载,屈原,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力主联齐抗秦,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,屈原遭馋去职,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他在流放中,写下了忧国忧民的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诗篇,独具风貌,影响深远(因而,端午节也称诗人节)。

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心如刀割,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,于五月五日,在写下了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江身死,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。

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、扑通”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。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大夫。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棕子。

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;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

农历5月15日是什么日子?

农历5月15日是乌日贡大会。

乌日贡大会是赫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,乌日贡赫哲语是喜庆吉日之意。这是集赫哲民间文化、体育项目为一体的赫哲族人民的节日盛会。大会每年农历5月15日召开,历时二至三天。此时,正逢松花江、黑龙江、乌苏里江鱼类繁殖期,为了保持水产品资源的生态平衡,三江停止捕捞,即歇网期。

乌日贡节日起源:

乌日贡大会,起源于1985年6月28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县街津口赫哲族乡召开的赫哲族首届文体大会(当时暂称,1988年6月28日召开赫哲族第二届乌日贡大会时正式定名为乌日贡大会),每三年召开一届。1997年开始,改为每四年举办一次,截至到2009年6月已举办了八届。

乌日贡大会,一般每届都在开江渔汛喜获丰收后的6月下旬由赫哲族聚居地轮流举办,会期两天。从第三届开始,定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为赫哲族的乌日贡节。

五月十五是什么节日

5月15日是“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”, 也被称作“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”。

是为了提高国民对“碘缺乏病”危害的认识,促进国民身体健康而设立。

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“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”,会议并提出:

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,借以加大力宣传,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。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。

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,碘缺乏病防治日(5月5日)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,不便于宣传、教育工作的开展。

经过卫生部与 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,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。

农历五月十五日是什么日子

农历五月十五——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大端午。

我们最熟悉的是五月初五端午佳节,被称为小端午,习俗包括包粽子、煮鸡蛋、挂荷包、喝雄黄豆酒等等。其实,这是南方一带比较普遍的习俗,也是五月端午的延伸。五月十五这天,迎接女儿、女婿回家,当然,还有划龙舟、投粽子、办诗会等等,称为过“大端阳”。

这样热热闹闹的氛围,直到五月二十五日,才落下帷幕,也被称为“末端阳”,意味着整个五月端午节圆满结束。

农历五月十五,是传统节日大端午节的日子,当然,大端午节在长江流域非常流行,所以,今天的长江流域各地,会是粽子满江,龙舟飞驰的日子。

说到端午节,大家普遍知道的是农历五月初五这天,没错,这天就是屈原跳汨罗江的日子,这也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端午节。其实,端午节最早的是祭龙祖的,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人们作出各式各样的龙,于是划龙船,赛龙舟成为最传统节目。

后来加入到纪念屈原的元素,于是有了包粽子投入到水中,目的是喂鱼,让鱼儿不损伤屈原的躯体。这就是大家公认的端午节。

五月十五是什么节

农历五月十五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(如湖南溆浦)属于一个传统节日:大端午,因历史上屈原故去的消息传到那里已过了十天,所以当地便以五月十五为端午,称为大端午,这一风俗在湖南湖北一带逐渐扩展开来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uanzai.cn/xingzuodaquan/40887.html